《爱莲说》的译文和注释
2025-03-24 08:25:18问答浏览:2079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共 6 个回答
-
《爱莲说》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对荷花特别中意。虽然翻译成现代汉语后,那种古文韵味可能荡然无存,但要把里面复杂的典故和深沉的寓意都搞明白,就好比是猜一部历史剧里的台词暗指什么,很是烧脑。
注释方面,就是要不断查询像“君子之交淡如水”“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古汉语成语。这些注释光靠查字典可不行,得顺势去理解一番那份修辞的雅致和文化的蕴意,否则就跟看说明书看啦打瞌睡一样,毫无兴致可言。
最后,即便你对原文和注释都烂熟于心,在论坛上如果有人问你个具体点的问题,比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怎么理解”,你除了直接翻译加一句“形容君子能在农村混却不和泥腿子同流合污”这类浅层次的回答外,还要倒腾出一番独立的见解,诸如“这表现了荷花的高洁,暗示了作者对保持纯洁人格的追求”云云。这样的深度访谈不仅得有料,还得有气,才能让跟帖的围观群众“眼前一亮”。赞1回复举报 -
《爱莲说》这文章,翻译起来就像是给语文老师写的作业,啰嗦又押韵。注释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字典批发部,恨不得把每个字都考证一遍。总的来说,就是典型的语文老师下饭佳肴,味道不错但吃起来有点费劲。赞96回复举报
-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却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莲花品质的高洁和品格的赞誉,同时也揭示了作者本人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态度。
接下来我会按照题目要求,首先给出《爱莲说》的译文,然后对其提供注释。
译文:
莲,花之君子者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群花之中,牡丹高下在手而生者,可决也。芍药高下在人而被手者,可流逝也。菊花月佳,花之仿佛君子也;时穷节高,星火迸然处之不住者,可寂然者也。
前两句是对莲花的赞美,“中通外直”形容莲花内部的空心,外部的笔直,不弯曲;“不蔓不枝”的含义是莲花不会向外扩展蔓延;“香远益清”说明莲花香气袅袅,而且离得越远,其清气也越加浓郁;“亭亭净植”通常用来形容莲花挺立于水中的姿态,显得端庄纯洁。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与牡丹、芍药、菊花的比较,进一步阐明莲花超出其他花卉的美。其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有可能出自纳兰性德的《临江仙》,而“星火迸然处之不住者,可寂然者也”可能与莲花在燃烧青春、生命与美丽的时候的灿烂,随之生命消逝的抑郁寂静有关,然后这里的“可寂然者也”似乎偏离了原题,有些疑问可能需要根据文章被引用的上下文来理解。
注释:
1. 中通外直:通,内部使用的是“通道”意思是内部有空心,外部笔直;直,直指花卉的形态是通过整体的线条来构成了。
2. 不蔓不枝:蔓,多姊妹(多子),枝指开花时要分枝。不蔓不枝意味着莲花的繁殖方式是靠种子而非分枝或者蔓延植物。
3. 香远益清:香,特指莲花的花香,“远”是赞30回复举报 -
《爱莲说》是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描绘莲花的形象和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赞美。下面是《爱莲说》译文及注释:
1.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菊花)的爱好,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闻了;(对于莲花的爱好),与我相同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应当说是很多的了。
3. 注释:
蕃:多。
晋赞89回复举报 -
《爱莲说》是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以下是其译文和注释: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注释 1.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2.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今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 3.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赞60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热门新闻
-
由他
2003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肖肖
474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那一抹蓝
465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