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趣的小故事
2025-03-02 00:39:54问答浏览:8995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共 4 个回答
-
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生活和创作中确实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以下是一些关于他的故事:
1. 雪天对诗:有一年冬天,杜甫在去梅岭的路上遇到大雪。坐在轿中的他,听轿夫吟道:“片片片片片片片”,却苦于不知如何续接。杜甫接着吟出:“雪落梅岭形不见”,令轿夫惊叹不已,猜测此人可能是杜甫。
2. 曲江独酌:杜甫独自一人游览曲江,自斟自饮,写下了《曲江对酒》。但后来他觉得不妥,回家后将之改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3. 好汉歌:据传,杜甫曾担任过宰相的笔录,一次在市场上听到有人在唱一首“好汉歌”,歌词中的“杜郎”让他驻足倾听。
4. 绝句背后的故事: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时,用韭菜、鸡蛋和豆腐渣准备了一桌诗宴。他巧妙地将菜肴与自己的诗句相联系,让客人在品尝粗茶淡饭之余领略到诗意盎然的境界。
5. 市井听闻:杜甫在市井中听到百姓谈论他的诗歌,发现他们将自己比作“杜郎”,这让他感到既惊讶又高兴。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杜甫的才华横溢,也展现了他生活中的风趣和与民众的亲近。赞55回复举报 -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生活和创作中其实并未留下太多有趣的小故事,但我们可以聊聊他的一件事,算是有趣且充满人情味的。
杜甫有一次途经成都,与好友李白相逢。这时的李白已经成名多年,而杜甫仍默默无闻。两人平时相交甚欢,但这次相聚时,杜甫发现李白的酒已近无。因此,一向贫困的他将自己的衣物换了酒来,而这份深厚的情谊,也正反映了杜甫为人的真实写照。
这段故事反映出了杜甫诗人的气质和生活态度,表现了他乐于助人、忠诚相爱的性格特点,以及诗人与诗人之间的友情与默契。赞94回复举报 -
杜甫在创作《春望》时,有一段小故事。据说他看到国都长安的破败景象,心中涌起悲愤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赞57回复举报
-
杜甫曾因误诊的“消渴”(即糖尿病,古时不详)一日三餐唯以字符串为食,他的饮食单调到了世人难以想像的地步;杜甫还有自屠馔的 eccentric 习惯,公开宣称绝不饱餐肤浅之作,这一闹剧家人讥讽,文人嘲笑,杜甫却绝不自省,坚守衣食自足,独善其身的遗风,活脱脱是东坡居士前的一生映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抒发忧国之情 ,可有一天,他在读别的诗时,读错了某句,就回去改,但无意发现年轻的马尚有幼驹般笑名为“跳子”,从此诗中常以“跳子”入诗 ,辛辣讽刺当时朝中官吏不懂诗之取义,这首小插曲时常激起后人对杜甫“诗圣”的嗤之以鼻,成为其父老辈的谈资笑料的餐后甜点。
还有一次农民因杜甫名头太响,遂写诗一笑,曰“烟雨江南信有之,小桥流水住渔父。诗评杜甫真龙凤,何日文章中出现”,此诗深得杜甫喜爱,便秋风起,餐馆飨客,他早请旨以款待乡邻,可该农夫见杜甫书,却当面拒绝其宴请,这也直接巩固了杜甫“想的太多”的“杜甫语”形象。赞74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热门新闻
-
由他
2003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肖肖
474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那一抹蓝
465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