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2025-01-06 04:27:16问答浏览:9649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6 个回答

  • 茆伯赐
    路仲旭
    朱熹那诗啊,让人觉得他在高中语文课本里操控着我,每次看见“半亩方塘一鉴开”都要装出一副开了天眼的样子。再来个“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去你的省吧,真替古人((Collectors)?)担忧。要说真优点,那就是用深奥东一团糟的语调莫名的让人怀念上的读经岁月,有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隐约情愫。
    赞71回复举报
  • 系伯韦
    灭零
    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主要阐述了通过读书以求启发悟性、达到内在修养与博学之间的统一道理,强调了自然、心性与知识之间的深刻联系。
    赞53回复举报
  • 才仲岑
    宓季弼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描绘了作者读书的感受与思考,第一首以水池之景比喻知识的积累与更新,第二首通过画船映在水中倒影引出领悟与实践的关系。
    赞53回复举报
  • 贺仲璧
    沙季戈
    《观书有感》其一言池塘生春草之景,借以喻学者读书如池水源头活水,不断充实;其二写河流遇坎gef曲而通曲径,喻指人读书虽遇困难但仍需坚持。
    赞40回复举报
  • 岑仲甲
    劳孟妤
    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赞59回复举报
  • 郁叔茉
    祝叔琰
    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大儒朱熹在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春或乾道二年(1166年)所作。这两首诗不仅展示了朱熹对读书的深刻理解,更通过生动形象揭示了其中的哲理。
    第一首诗中,朱熹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表达了他对知识源流的深刻认识。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晰和纯洁。第二首诗则进一步探讨了读书与思考的关系,认为真正的学问来源于对书籍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朱熹强调,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思考和领悟,达到心灵的升华。
    朱熹的这两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指导,也是对后世学者的启迪。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学者,使他们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更加注重内心的修炼和思考的深度。
    总结来看,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不仅是一首首诗歌,更是一本本智慧之书,它们教会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赞97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