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其二诗配画简单

2025-03-18 12:04:24问答浏览:3961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4 个回答

  • 綦叔捷
    先画农民挥锄烈日下,再画禾苗土地旁,最后题诗画面上方。
    赞82回复举报
  • 兆季生
    《悯农二》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反映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诗中有两首,下面为您简单描述两首诗的及其配画思路:
    《悯农其二》 原文: 春种一粒谷,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配画思路: 1. 春季播谷 —— 可以画一个耕夫用农具播撒谷种的场景,春雨蒙蒙。 2. 秋季收获 —— 一个硕果累累的谷仓,或者农民挥舞镰刀收割金黄稻田的场景。 3. 四海无闲田 —— 可以画出农田遍布,从远处的山脉一直铺展到视线尽头。 4. 农夫孤寂 —— 在丰收背景下,硕果满仓,但配以孤立的农夫,突出其虽辛勤劳作却难以摆脱贫困的主题。
    这样的配画能够形象地表现出诗意的深层含义:尽管农民尽力耕作,却仍难避免饥饿的现实,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深刻社会矛盾和农户的辛酸命运。
    希望以上能够帮助到你。
    赞79回复举报
  • 势伯航
    《悯农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动的同情。诗的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配画的话,可以描绘一个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画面中,农民头戴斗笠,身穿破旧的衣物,正在田间辛勤地耕作。他的脸上满是汗水,手上握着一把锋利的镰刀,正在收割稻谷。远处的田野上,稻谷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农民的辛勤和付出。
    在画面的背景中,可以展示一片丰收的稻田,稻谷金黄一片,象征着农民们的努力和收获。画面中还可以加入一些细节,如农民的妻子在一旁照顾孩子,或者孩子们在旁边玩耍,表现出农民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总之,这幅画应该以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现《悯农其二》这首诗的主题,让人们感受到农民的辛勤和付出,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赞69回复举报
  • 刚仲健
    《悯农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诗歌,诗中描述了农民在烈日下辛苦耕作、丰收却不能充饥的情形。这首诗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也蕴含着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下是《悯农其二》的原文和诗意简析,并提供一个简单配画的建议:
    原诗: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诗:
    春天撒下一把种子,秋天收获万颗果实。 四海之内无一块荒田,但农夫们仍旧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诗意简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辛苦耕作与丰收后的悲惨境况,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不均、劳动人民极端贫困的社会现实。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本应是农民一年的收获期,但最后一句“农夫犹饿死”形象地揭示了他们生活贫困的状况,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平。
    简单配画建议:
    1. 前景刻画辛勤耕作的农夫:浓重的身影,可能衣着破旧,手中拿着锄头或铁铲,面向一片广袤的农田。 2. 背景展现丰收的农田:绿油油的麦田或稻田,中间伴有明亮的黄色代表成熟的谷物,环境要体现出金黄色的阳光,象征着收获的季节。 3. 在画面中加入饥荒的暗喻:可以是一两个瘦骨嶙峋的农夫,或是他们的家境破败,象征他们的生活状态。 4. 天空描绘含泪的云彩:可以是一片灰色的天空,象征着农民生活的沉重与不安,或许还能描绘出一两滴摇摇欲坠的泪珠,表现诗中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这只是一种抽象的建议,实际绘画可根据个人风格和创意灵活调整。通过这样的画面呈现,既能够直观地解读诗歌,也能激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赞22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