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的文言实词意思
2025-05-10 14:57:23问答浏览:7220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共 7 个回答
-
这个问题似乎不太完整或者包含了一些不明确的地方。“既”的文言实词意思需要具体语境来确定,因为“既”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不同的意思。常见的意思有:
1. 已经,表示动作或状态完成。 2. 就,表示紧接着一个动作之后。 3. 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的完整或完成,相当于“完全”、“尽”。
如果能提供具体句子,我可以更准确地解释“既”在该句中的含义。赞28回复举报 -
在文言文中,“既”通常用作连词,表示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动作。它的含义是“已经”,用来表达某事或动作已经完成或实现。例如:“既已如此,则无悔也。”这句话中的“既已如此”意味着事情已经按照某种方式发生了;“则无悔也”则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后悔。赞22回复举报
-
“既”在文言文中有多重含义和用法:
1. 动词:尽,完,终了。例如:“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话还没说完,就有在行列中的人笑了。)
2. 副词:后来,不久。例如:“既,卫人赏之以邑。”(不久之后,卫国人就赏赐了他封地。)
3. 副词:已经,以后。例如:“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已经结束,回国后,因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
4. 副词:全,都,皆。例如:“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楚国人全都责备子兰劝怀王入秦却不回来。)
5. 连词:既然,既然是。例如:“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然自己认为心灵被形体所役使,为何还要忧愁悲伤。)
6. 连词:与“且”、“又”、“亦”相呼应,表并列关系。例如:“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有风时显得摇曳多姿,无风时也呈现出柔美之态。)
7. 副词:通“即”,就;便。例如:“轲既取图奉之。”(荆轲就拿起地图呈上。)
此外,“既而”表示不久,过了不久;“既且”表示已经过去;“既望”是农历每月赞30回复举报 -
那文言实词意思,“既”就是你这个“已经”“既然”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字头有点儿像被画成了一个限界的符号,在文言文里,它能描绘时间的到达或某个事情的确定,让人在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过程的完成或状态的确立。比如说,“既往不咎”,那意思就是过去的事就别再追究了,相当于咱们现代汉语里的“过去了就算了”。赞70回复举报
-
"既"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多用途的实词,其意思可以根据句子的上下文而变化,大致可以解释为:
1. 已经、既已:表示动作或事件已经发生,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已经”。 例句: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就要让他安顿下来。)
2. 既然:用作连词,引导条件或原因。 例句:既见君子,方以逸藻。(既然见到君子,就以华丽的文辞来赞颂。)
3. 罢了、算了:用来自我安慰或者表示放弃。 例句:既坠,不及救。(已经坠落,来不及救援。)
4. 连接词,表示并列关系:与“且”、“又”等并用,表示并列或递进。 例句:天地之间,活泼泼地,而这万物之中,既有人,有人必定有群,有群必定有治。(天地万物生机勃勃,而这万物中既有生命,这其中这些生命必定有群居的,群居的必定有管理。)
5. 终了:指一件事情终结或完成。 例句:既戒,而可击矣。(己经准备好,就可以打击敌人了。)
6. 如果:用在假设句中,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如果”。 例句:既终而未有备,不可成其功。
理解这些语境的重要性在于,文言文的用词很灵活,不同的上下文会产生不同的解释。回应提问时需确保理解准确,并适当引用例句来支持解释的效果。赞66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