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桃花源诗
2025-04-12 06:11:12问答浏览:3790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共 7 个回答
-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也是《桃花源诗》的序言,收录在《陶渊明集》中。这篇作品通过描述一个渔夫偶然发现并进入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在这篇作品中,渔夫缘溪行,偶遇一片桃花林,林中景色优美,与世隔绝。渔夫进入桃花源后,发现那里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和谐安宁的生活,没有阶级和剥削,人人自得其乐。这里的人们对渔夫的到来感到惊奇,热情款待他,并告诉他他们的祖先为避战乱而来到这里,与外界隔绝。渔夫离开桃花源后,向外界讲述了这个美好的地方,但没有人能找到那里。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描绘,反映了陶渊明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这篇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哲学意义,成为后世文学创作中经常引用的素材。赞73回复举报 -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田园诗,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结合社,反映了作者向往田园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民生的关心。该诗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意象深远,是中文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赞42回复举报
-
陶渊明那个桃花源,就是描述的一块世外桃源,后来的人把那当成了避世躲清高的宝地。可现实哪有这么好,其实哪个人不想躲躲尘埃,但现实有时候比想象的残酷。他那诗虽然美,但却美得让人心痛。赞1回复举报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其代表作之一,但实际上,《桃花源记》并不完全算是一首诗,而是一篇散文式的记述。它通过虚构的故事,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和谐的桃源世界,富有深意,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据说有人差点因为误读《桃花源记》中的“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而误入桃花源。因此,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桃花源的外人几乎不可能找到,除了通过某种特定的机会或机缘。
以下就是《桃花源记》的开头部分: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赞47回复举报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著名的寓言抒情诗,描写了一处与世隔绝的理想境界。诗人通过描绘桃花源中人们过着田园生活、自给自足的景象,寄托了对自由、和谐生活状态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陶渊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向往自然、回归田园的思想。赞40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热门新闻
-
由他
2003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肖肖
474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那一抹蓝
465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