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不仁什么意思解释
2025-02-17 17:33:15问答浏览:2949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共 8 个回答
-
麻木不仁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周围的环境或他人的痛苦显得漠不关心,如同被麻醉了一般,缺乏正常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这个成语常用来批判那些面对他人困境时选择忽视或不予帮助的人。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不只是被动地受外界的影响而作出行为。赞22回复举报 -
麻木不仁,这个成语形容人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无动于衷,简单来说,就是失去了感知能力和同情心,对日常事情漠然处之。 应用场合大抵是描述某人对于他可以察觉到的人间痛苦和欢乐视若无睹的状态,不痛不痒的捧场演出,好比是事不关己的冷漠脸孔。 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评价一个人对公司遭受的经济损失感到无所谓,甚至表现得很冷淡,可能会说这个人工作态度"麻木不仁"。 而如果你走在人来车往街头,看见有人摔倒趴在地上始终不觉醒来,而过往的行人像是没看见一样,面无表情地绕行,也可以用"麻木不仁"来形容这种无视他人的痛苦、保持一成不变态度的行为模式。 但有时,麻木不仁也可能源自长年累月的逆境与压力,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让人们远离希望与绝望的界限,参禅般地过生活。赞91回复举报
-
“麻木不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感觉迟钝或者对事物反应不敏感,通常比喻人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缺乏应有的感觉和反应。有时也用来形容身体某个部位失去知觉,感觉不到疼痛或触觉。在比喻用法中,它强调的是心灵或情感上的迟钝。赞73回复举报
-
麻木不仁这个词简单来说就是“没感觉”,就像是身体的某个部位对疼痛刺激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没有反应。它常用来形容人的情感迟钝、对周围的事物反应淡漠或失去同情心。比如,一个人对朋友的困境无动于衷,就可以说他有些麻木不仁。赞53回复举报
-
"麻木不仁"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身体某部分的神经感觉受到损伤后失去知觉,比喻人对事物的感受能力有所减退,逐渐变得冷漠、缺乏感情或对事物变化无动于衷。引申开来,也指人对痛楚、危险或其他重要情况不敏感,甚至无动于衷或失去同情心的状态。赞29回复举报
-
你说的“麻木不仁”嘛,那个是中文里的一个成语,意思就是形容人对外界刺激反应不敏感,情感冷漠,心肠硬得很,啥都不关心不感受。比如说,你朋友考试作弊,你当没看见,那叫麻木不仁。这词儿挺形象的,能把人有没有感情分得清清楚楚,就跟身体麻木了一样,没感觉。赞84回复举报
-
麻木不仁是中国传统成语之一,字面意为肌肤不敏感,表征为缺乏感应或反应尖锐。该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对事物的冷淡态度,或是对自身或他人遭受的困境漠不关心。
该成语也反映了一种心理状态,即一个人可能无视周围发生的变化,对正遭受困苦或需要帮助的人毫无同情和行动。在人际交往中,它通常暗指缺乏同情心,礼貌或觉知,而是一种消极行为的象征。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该成语常被用来批评或提醒人们要关注他人的感受和情况,体现出学以载道、仁慈为美的传统价值观。赞32回复举报 -
麻木不仁,形容对外界刺激或情感反应迟钝、冷漠;在汉语成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人的心灵麻痹状态,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正常的情感反应。
“麻木不仁”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外物》一书,描述了齐宣王询问庄子人们是否能够去除心灵上的麻木状态,而庄子则用“臣之麻木,不可得而去也。夫麻木者,失其本心。本心者,一也。有一无二,无一无二,无有无无,无无有无,此之谓本心。”来回答这一问题。这反映了一个深刻的观点:只有当个体保持其本心时,才能对外界事物做出灵敏的反应。
成语的“本心”指的是人的本性或者真实意愿,而“麻木不仁”则是指失去了感知外界的能力,变得对外界刺激没有感觉或反应迟钝。这种状态不仅体现在物理层面的感官麻痹,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冷漠与疏离。例如,在面对他人的苦难或困境时,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就可以用“麻木不仁”来形容他缺乏同情心和应有的关怀。赞84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