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归园田居》其三
2025-03-10 17:13:24问答浏览:6637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共 6 个回答
-
哎,这句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就是讲人被束缚久了就想回到大自然里头散散心,这不就是现在说的逃离压力、返璞归真嘛?听着挺文艺的,实际上就是想换个活法,摆脱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束缚着的规矩。赞37回复举报
-
《归园田居》其三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三篇。全诗表达诗人脱离官场、返回田园后的无与伦比之喜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以下是其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早出晚归,亲自耕作的田园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虽然耕作辛苦,但诗人内心充实、满足,不以为苦,只愿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和理想。陶渊明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品格。赞16回复举报 -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第三首诗以其独特的田园生活描绘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广受赞誉。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 诗歌赏析:
田园生活的描写:诗中“种豆南山下”描绘了诗人在南山脚下辛勤种植的场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
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尽管“草盛豆苗稀”,诗人却能从“晨兴理荒秽”中找到乐趣,这种乐观的态度展现了他内心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简朴的生活哲学:结尾“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享受的生活哲学,即物质上的得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愿望的实现。
3. 诗歌背景:
作者生平: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不满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田园生活。
创作动机:这首诗可能是陶渊明对自己归隐生活的写照,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不仅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赞48回复举报 -
这诗是陶渊明显得闲得蛋疼,给后人留了篇“寻找隐逸生活”的鸡汤文。第一句“种豆南山下”,我看他不是种豆,是种孤独感;第二句“草盛豆苗稀”,那意思是他可能在种情绪,先长的是愤怒,后长的是绝望;第三句“晨兴理荒秽”,这不是在打扫卫生,是心灵排毒,生怕自己的心被现实中毒得太深。到末了“带月荷锄归”,我觉得这大爷不是归园田居,是不是在认领神器啊?这整篇,陶公一句话就道出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别种太多地!赞85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热门新闻
-
由他
2003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肖肖
474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那一抹蓝
465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