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闲情赋并序原文与译文

2025-03-10 19:38:40问答浏览:6829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2 个回答

  • 江伯容
    原文: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译文: 起初,张衡创作了《定情赋》,蔡邕创作了《静情赋》,他们挑选出超逸的辞藻,崇尚淡泊的心境,起初文章情感如潮水般奔涌,最终又归于平静。意图以此来抑制放纵的邪念,相信这有助于委婉地劝谏。后世的文人,一代接一代地继承创作;因为触类旁通,扩展
    赞75回复举报
  • 银仲赐
    《闲情赋并序》是陶渊明的一篇著名作品,它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对陶渊明个人情感世界的一种深刻表达。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他的作品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原文:文章开篇提到了张衡的《定情赋》和蔡邕的《静情赋》,这两部作品都是古代著名的抒情赋,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接着,文章转向自己创作《闲情赋》,表达了对世俗邪恶的指斥和现实的黑暗抨击。 3. 主题思想:文章的主题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的欣赏中,也体现在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中。 4. 艺术手法: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文章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 文化价值:《闲情赋并序》不仅是陶渊明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诵和研究。
    总的来说,通过对《闲情赋并序》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成就。
    赞72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