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蝉

2025-05-18 10:19:20问答浏览:4773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7 个回答

  • 米仲岑
    这《蝉》啊,就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写得还挺有味儿,听得就是各种蝉鸣声乱飞。[pinyin]“蝉鸣空桑林”那两句下来,把蝉叫声写得跟蝉儿自家在树上叫似的, kinda...有点儿夸张。
    赞81回复举报
  • 濮阳叔焕
    这诗好枯燥,就差没让你数知了。隐居诗人这就叫清高?还不如直接说不想跟俗人打交道来得痛快。
    赞87回复举报
  • 碧仲沙
    古诗《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所撰,原诗为: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中的“垂緌(ruí)”指的是蝉的触须,这里比喻为垂下的须发;“清露”指的是清晨纯净、清新的露水;“疏桐”则是指经过树木筛选的,形貌较为独特的梧桐树。
    整首诗描绘了蝉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它栖息在高高的梧桐树上,饮用清澈的露水,歌声清脆,响彻远方,并不需要借助秋天的劲风便能传播得很远。以此寓含道德高尚的人,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便能名闻四方的意思,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品格和名声。
    赞98回复举报
  • 嘉孟尔
    古诗《蝉》生动描绘了蝉的生命状态,借蝉言志,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性与超然物外的志向。
    赞76回复举报
  • 阴季乔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诗中“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它身居在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得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传送。这既描绘了蝉的形象,也寓意了诗人自己高洁、清高、自信的品格。
    赞83回复举报
  • 谯叔迈
    蝉,诗中常见意象,多用来表达生命短暂、哲理反思等意境。具体诗句内涵需根据所对应的作品而定。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蝉在此处象征困顿与超越。若有具体诗句,请提供,以便给出更准确的回答。
    赞75回复举报
  • 殳叔霜
    这诗可真是讲究,知了知了的,Inset在诗人笔下竟能写出这么高的大义来,简直把小 生命周期给写婆娑了。拜托,知了不就是夏天的一声已响吗,干嘛搞这么玄虚。
    赞51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