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折柳送别的诗

2025-04-11 14:54:43问答浏览:5526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6 个回答

  • 隗仲暄
    折柳送别,是古代中国文学中常见的意象,用以表达别离之情。最著名的一首《折柳枝》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之手,诗中写道:“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愿君裁纸笔,恩情事绸缪。何用虚倾壶,开筵耻屡酬。”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赞29回复举报
  • 司伯巍
    有关折柳送别的诗多表达离别的伤感与祝福。
    赞11回复举报
  • 凤叔洁
    折柳送别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主题,其中柳树不仅因其形态婀娜、树形高大而寓意离别,更因为它与中国古代的词“留”谐音,从而具有送别、怀念之意。以下是几首广为流传、以折柳为题材的送别诗:
    1. 《折杨柳》(鲍照,南北朝) 原诗如下: 洛阳女儿对门子,回头望川悲未息。 自从嫁得杨中郎,画堂明月鸣吹角。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伐鼓渊渊声泱漭,东门欢饮达长廊。 谁家独夜愁中起?烟草萧晨露泣。 河汉耿耿向流河,织女欲下若耶波。 杨柳鸣蜩相与悲,南箕北辰帐中微。 始以青蛾为书带,终于白首作诗衣。 为问春风起何时?试将飞絮向人飞。 西园公子谁家子?纷纷金块醉莫辞。 好歌一曲妾应知,泪痕如线啼难制。 高山谁解奏《焦尾》,松柏不容栖凤池。 独有离人感时事,清泪如泉洒秋水。 此诗借比喻手法,融合了春风、柳树、织女等多重意象,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春日折柳相赠,借以表达离别之情的情景。
    2.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唐) 原诗如下: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这首诗描绘了面对离别时的孤独与思恋,中间以“长河没晓天”来形容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常。
    3. 《赠别
    赞44回复举报
  • 捷叔妍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耳熟能详Arguments,代表作有《临江仙·送钱穆父》 啊哈哈哈,用语渐渐婉转,柳枝舞动离愁。Last one,颇多伤感,诗人咏叹离别情,让人心头一阵软啊。
    赞98回复举报
  • 俟伯承
    折柳送别的诗在中国文学中非常常见,因为柳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离别和思念。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折柳送别诗句:
    1.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 《诗经·小雅·采薇》 2.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柳色青青近故园,故园杨柳已堪怜。” —— 杜甫《别房太尉墓》 4. “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5. “柳絮飞时花满店,莺啼燕语报新年。” —— 晏殊《浣溪沙》
    这些诗句通过柳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思乡的深切情感。
    赞61回复举报
  • 倪叔爽
    当然可以。关于折柳送别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虽然这首诗没有直接提到折柳,但杜甫的《绝句》中有句:“�柳不知愁,春来江上暖。”而真正的折柳送别体现在许多其他诗歌中,例如:
    “折柳赠行客,摇条似故人。”(唐·孟浩然《送郭司直》)
    “月和柳影穿窗纱,暗别离,无因得亲见。”(唐·李白《放歌行》)
    这些诗句中的柳,既是景物描写,也蕴含深厚的文化情感,象征着依依惜别之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树与“留”同音,折柳送别表达了对远行之人的不舍和祝愿,希望他们像柳条一样柔韧稳固,前程似锦。
    赞39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