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报废会计处理

2025-03-29 13:26:05问答浏览:1099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4 个回答

  • 甫孟姮
    库存商品报废的会计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发生报废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报废存货的账面价值)
    贷:有关存货科目(如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如果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还需转出其累计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2. 查明原因并报批:
    查明报废原因,如正常损耗、过期、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等。
    3. 经批准后进行处理:
    根据报废原因,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
    正常原因造成的报废: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自然灾害造成的报废: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人为原因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报废: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责任人赔偿)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4. 残料处理:
    如果直接出售报废的存货残料取得收入,则: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赞78回复举报
  • 欧阳仲闳
    库存商品报废的会计处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认报废损失:首先需要确认哪些商品已经报废,通常报废商品可能是已过期、损坏或品质不符合标准的商品。对外部因素导致的低值易耗品毁损,也需要进行确认和记录。
    2. 计提减值准备:如果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有一定的存货减值迹象,即使还没有达到报废的程度,企业也通常会对其计提减值准备。
    3. 结转存货成本:将待报废的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从存货账户中转出。存货控制的具体科目根据企业的会计制度可能有所不同,通常可能涉及到“待处理财产损溢”、“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等科目。
    4. 计入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在完成上述步骤后,需要将在“待处理财产损溢”或其他相关账户借方转入“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等账户的贷方,以反映价格差异等损失。
    5. 调整库存实物记录:最后,企业需要更新库存实物和账务记录,将报废的商品从存货实物中移除,并确保账实相符。
    注意事项:
    报废处理之前应进行必要的审批流程,确保报废的标准得到合法合规的确认。
    在处理报废商品时,考虑税务规定的影响,可能需要在税务部门的指导下操作。
    对于大额或有特殊规定的报废情况,可能需要遵循特定的会计准则或企业内部的政策规定。
    请确保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如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进行会计处理,这些准则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具体的操作指南。
    赞94回复举报
  • 狂伯飞
    库存商品报废的会计处理包括确认损失、转出进项税额、结转净损失等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库存商品报废的会计处理:
    1. 确认损失:当库存商品报废时,首先要确认其损失情况,将商品价值从账面上转移至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2. 报经批准后的会计处理:对于盘存发现存货毁损或报废的情况,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会计处理。例如,若属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账务处理为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款,原材料等(残料估价)管理费用(赔偿不足部分);若属于有财产保险的非正常损失,则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赔偿款,原材料等(残料估价)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 增值税的处理:如果报废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丢失、霉烂变质,或者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或者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则涉及增值税转出。在这种情况下,增值税中“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丢失、霉烂变质,以及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或者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的情形。
    4. 结转净损失:自然灾害导致的报废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人员过失导致的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总的来说,库存商品报废的会计处理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和细节。通过上述步骤,企业可以确保其财务报表真实反映库存的实际状况,并合理地处理因报废产生的税务问题。
    赞23回复举报
  • 区季丰
    库存商品报废的会计处理是一个核算流程,涉及到货物在特定点需要被处理的账务调整。下面是一个简要的会计处理步骤:
    1. 评估与批准:首先,企业必须经过审核和批准来判断库存商品是否确实无法使用,需要报废。这可能基于商品的质量问题、跌价损失或超期规定等。
    2. 转销账目:在确定库存商品需要报废后,将其从库存系统中删除,并更新相关的会计账目。
    3. 税前损益:由于库存商品在收购和生产等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因此需要记录下报废商品成本的损失,通常列入营业外支出。
    相关会计分录可能为:

    借记 "营业外支出-存货报废损失"
    贷记 "库存商品"
    若库存商品的成本可以确切识别到个别资产,则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通过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来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的税法和公司政策可能会影响具体的处理方式,处理时必须遵守当地相关规定。
    另外,考虑报废商品是否具有残值,如有,则需记入“其他应收款”或“原材料”等科目。如果没有残值,则直接处理为损失。
    在计算机会计软件普遍应用的今天,库存商品报废的会计处理往往会由软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代替人工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但无论使用何种会计系统,理解基本的会计处理原理都是必要的。
    赞3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