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四个分录
2025-04-24 09:36:21问答浏览:5699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共 7 个回答
-
1.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贷:坏账准备
2.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 借: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4. 借:坏账准备 贷:现金(或其他收回的坏账款项)赞92回复举报 -
在处理坏账准备时,会计分录的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以下是一个关于坏账准备四个分录的简单回答:
1. 坏账损失确认(借方):
借:坏账损失
贷:坏账准备
2. 计提坏账准备(借方):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相关费用
贷:坏账准备
3. 实际发生坏账(借方):
借:坏账损失
贷:应收账款
4. 冲销坏账准备(借方):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这些分录反映了企业对坏账损失和坏账准备的处理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赞63回复举报 -
坏账准备的四个分录分别是在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发生、转回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年终调整四个场景下的会计处理方式,下面分别进行解释与说明:
1. 计提坏账准备
当企业根据会计政策需要对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时,会发生以下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这个分录反映了企业对这部分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价值的估计性减值,计入当期损益,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
2. 坏账发生
当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是非已计提的情况,或是需要对已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核销,则会有以下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进一步的,如果需要反映这一损失,则还需要同时进行损益的确认: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若此前没有计提过相应坏账,则直接记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3. 转回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企业如果认为原先计提的部分坏账准备可能不会再发生损失时,可能会进行转回处理: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这笔分录表示企业认为前期对部分应收账款估计不当,进行修正,减少资产减值损失。
4. 年终调整
年终时,会根据企业的会计政策与实际的经济环境变化,对坏账准备进行调整:
借:资产减值损失 或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或 贷:坏账准备
年终调整主要目的是将期末坏账准备的金额调整至管理层根据当前信息估计的合理水平,反映了企业对应收账款回收可能性的新判断和预计损失的变化。
以上四个场景的分录是企业根据会计原则对公司信用坏账的处理方式,包含了计提、发生、转回以及年终调整的过程。这些分录的正确操作对于保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公允性至关重要。赞93回复举报 -
坏账准备的四个分录主要用于处理应收账款的预期信用损失。以下是简化的会计分录示例:
1. 计提坏账准备时:企业根据应收账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程度,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 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企业实际收回的账款不足以弥补预期损失部分的坏账准备时,进行如下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 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时:如果后期判断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增大,可以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4. 收回已核销的坏账时:如果以前核销的坏账又重新收回,按照收回金额进行如下处理: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这四步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反应其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请注意,实际操作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具体会计政策应依据企业所在地的会计准则。赞52回复举报 -
日常面对坏账准备的账目调整,就像是在编织一张复杂的蛛网。你首先得找到那根破碎的丝线,然后还得小心翼翼地为它填充即定的纤维,每一步都得精准到位,否则整个结构就可能崩溃了。
接着,坏账的注销是另一项头疼的操作,就像是清理一个离家已久的旧挂件,尽管它的存在不再有实际意义,却依然让人依依不舍——嗯,毕竟涉及到实实在在的银子在账户里消失哦。
最后,补提或者转回坏账准备的时候又像是在玩计数的魔术,每一笔调整都需求头头脑脑重新整理债务的链条,逐一思考每个环节可能的联系,又或者松快地放手,因为这些数字游戏往往要到月末或年尾才会显现出它们真正的意义。赞65回复举报 -
1. 坏账损失借方:当客户无法偿还欠款时,贷方坏账准备,表示坏账准备增加。 2. 应收账款贷方:提取坏账准备时,借方应收账款,表示应收账款减少。 3. 财务费用贷方:坏账准备对应提取时,借方财务费用,表示坏账准备提取的费用。赞34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热门新闻
-
由他
2003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肖肖
474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那一抹蓝
465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