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惜时的诗句
2025-05-20 03:26:28问答浏览:4533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共 6 个回答
-
古代诗人陶渊明十分爱护时间,其弟子颜延之喟叹陶渊明“日暮途远,人间何世”(《陶靖节诔序》),暗喻岁月岂能驻足;另一弟子子俨也在《与从弟僧首书》中哀叹陶渊明“年行已长大,逼迫可思”。然而,陶渊明却怀着对生活的自信于姑孰山中种植蔬菜,挥笔写下流传千古的名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归去来兮辞·并序》)。此句以充沛的气势、鲜明的意象、明朗的语言完美地阐释了时光易逝、岁月如梭。“盛年不重来”直接领起,点出人生青春不再来。陶渊明生于晋安帝太元十八年(393),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创作于元嘉三代(424-453)。元嘉之治在南朝宋是极好的时期:臧质作郎中令,开始尝试新政;全面推行官制改革;逐步减少对匈奴以北的关注,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陶渊明自元嘉三年(426)秋归隐至元嘉四年(427)年夏天病逝,创作时39岁以下至43岁之间,处于“盛年”时期。“始终致意欲何为”(《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决心远离官场回到田园去。此前正处于壮年,正值人生最辉煌最光彩的年华。然而陶渊明却不仅仅满足于“及时当勉励”这么简单,还要奋发有为用一切可能的精神标举而致攀登于顶峰。光谱学解释道:“盛年”是指“红)色光在光谱和光学仪器中位置偏向紫色端,其波长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普通眼睛是看不见的。”陶渊明不只能以肉眼看见“盛年”的红光,甚至看见了穿越盛年色彩而射至天外的红射线。这在古代诗人中极为罕见,只有惟杜牧能与之媲美。杜牧观赏祭社日的民俗和景色:“桑飞木落早衰稀,愁杀行人独返归。孟夏忽看青竹叶赞31回复举报
-
陶渊明在惜时方面有许多经典的诗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1.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自《杂诗》之一 2.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出自《岁暮》
这些诗句体现了陶渊明对时间流逝的深切感慨和珍惜光阴的紧迫感。赞4回复举报 -
这题目像是问小孩子的谜语嘛,“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看不出来是惜时的嘛,这就是闲云野鹤的生活态度嘛!不过有人硬要说这就是惜时,那也只能怪陶老先生写诗时候心太静,静的连时间都忘记了嘛!赞85回复举报
-
有一位诗农,他名叫啥?对,就是陶公。他可用是诗中有股子儿黄土味道呢!尝尝可口。说回来,《归去来辞》里,他那两句惜时的诗,“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说得直是爽,一抬头日头就上中天,一大早起床就像是背着三十斤重的行囊笑一会儿顷刻变老的故事呢。天天面对这些破牛棚草房,“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工夫,简直快活赛过这乡野间的遐心事。多想想这些,人生在我们这些热爱草木鸟兽诗人的笔下,可是纯蹉跎流金的黄金时间啊!赞15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热门新闻
-
由他
2003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肖肖
474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那一抹蓝
465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