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的诗歌例子
2025-01-11 07:57:50问答浏览:7273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共 5 个回答
- 在古典诗词中,双关的运用是诗人为了达到更深层次的艺术效果而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技巧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还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下面将介绍一些双关的例子:
1. 谐音双关
《子夜歌》:诗中的“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通过“芙蓉”与“夫容”谐音,“莲”与“怜”谐音,以及“藕”与“偶”谐音,巧妙地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读曲歌》:利用“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中的“莲”与“怜”,“藕”与“偶”,构成双关,含蓄地表达了对恋人的深情。
2. 意象双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表达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会放弃爱情的决心,即坚贞的爱情。
《送元二使安西》:通过描述折柳赠别的情景,隐喻着离别时的不舍和留恋,其中“柳”与“留”谐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3. 情感双关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的“丝”与“思”谐音,意味着只要生命尚存,就永不改变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赞35回复举报 - 1. “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是形容自然景色的诗意,又是表示事物发展过程中曲折前进的乐观态度的智慧寓言。 2.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首诗既有对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探险精神的赞美,又暗喻了一种不顾实际、莽撞行事的风险心态。 3. “黄梁美梦”,取材于成语“黄粱美梦”,既有描述幻想、无法实现的诗歌意境,又揭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奈。赞25回复举报
- 双关的诗歌例子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里的“光”既可以指月光,也可以指照在床前的光芒。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的“愁”既指情感,又暗喻江水不断流淌。赞60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