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早春》杜甫

2025-04-15 21:40:46问答浏览:6593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8 个回答

  • 蓝季觅
    《早春》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乱频仍的忧虑及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赞80回复举报
  • 经季铃
    哎呦,那个《早春》杜甫的,古诗里的小清新,完全不显山露水的,一派和谐宁静,可不就是诗中画,画中诗嘛。挺乏味的,也亏他能想出这种意境,春天这么美,总得有点波澜起伏吧,他就坦荡荡地来了个平稳展开,大气磅礴。真是,整个一种淡如水的文艺范,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得来这种低调,不是每个人都能领略到这份平淡中的禅意。
    赞74回复举报
  • 嵇仲琇
    《早春》杜甫,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赞33回复举报
  • 栋季白
    《早春》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属于其后期创作作品。这首诗大约作于杜甫晚年的夔州时期(761-766年),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时政的忧虑。全诗如下: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细致描绘,反映了杜甫诗歌中常见的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隐晦批评。诗中的“早春”不仅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局变迁的敏锐感受。尽管在语言上显得雅致,但杜甫的用词背后往往蕴含较深的政治情感。例如,诗中的月色、风灯、宿鹭和拨剌鸣的鱼都可视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象征。
    赞50回复举报
  • 千囚迷森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
    赞77回复举报
  • 蹇叔罗
    杜甫的《早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赞27回复举报
  • 冠季婕
    《早春》一诗是唐朝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早春时节自然界的细腻变化与生机勃发,表达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深切喜爱和对生活未来的美好期待。
    赞25回复举报
  • 段干孟逸
    杜甫的《绝句》中有一首是以“早春”为题材的,原文如下: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江山景色秀丽,春风中花草散发着香气,燕子在湿润的泥土中飞来飞去筑巢,鸳鸯则懒洋洋地卧在温暖的沙地上。整首诗通过细腻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美好。
    赞10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