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宿池边树典故

2025-03-23 05:41:28问答浏览:2104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5 个回答

  • 亓官叔烁
    "鸟宿池边树"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如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其中,“鸟宿池边树”是指在古寺庙之后的小路上,有一棵树靠近池塘边,鸟儿在那里栖宿。这个场景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和谐,与整首诗的主题以及寺庙环境相契合,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内心宁静的氛围。
    赞24回复举报
  • 楼孟豫
    鸟宿池边树,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寓意着春日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赞45回复举报
  • 尉仲翱
    这个典故源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诗句:“僧敲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原句中的“僧敲”实际是“僧推”,指僧人月下敲门造访友人。此句描绘了一幅夜晚宁静的画面,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表现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后来这个诗句成为了文学作品中描写幽静、恬淡意境的常用典故。
    赞83回复举报
  • 黎叔东
    这个典故倒是挺林中幽趣的,没啥意思。但说它抄“不安其处”总是没有根据的。就那么一书呆子饮茶走到园子里,碰巧只得烤红薯本能的听了下,一拍大腿“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不就一字未改的抄回了自己书的开卷第一页。最最让我/comments/admired的是书呆子全卷不过透着一幅雕虫小技的“了一圈”。哦,外加一个吝啬鬼。
    赞2回复举报
  • 包叔菊
    这个典故就像是一首诗,讲的是僧人心境平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故事吧,听起来挺禅意的,实际用在人身上就是说人行为不当,像鸟一样没规矩。
    赞57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热门新闻